元植永續小教室 Vol.5|跨年度的水費以及電費碳排放量怎麼算?

跨年度的水費和電費數據如何正確計算,

往往是一個被忽略的環節。

但它卻直接影響碳排放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。

   

今天,我們會以簡單易懂的方式,帶您了解跨年度水電費的碳排放計算方法。

為什麼要計算跨年度的水費與電費碳排放?


在進行碳排放盤查時,需準確計算出跨年度的水費和電費數據,保持碳排放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,原因如下:

  • 跨年度費用的特性:水費和電費通常根據抄表周期計算,而這些周期可能橫跨不同年度,造成資料歸屬的困難。
  • 避免數據遺漏或重複:正確計算可確保每年度的碳排放報告完整,避免漏算或重複計算

計算原則與步驟


我們從公司的電費帳單或是水費帳單中,得知月份的使用度數以及計費期間。

台灣電力公司 112年02月 繳費通知單

此圖片為【元植管顧】客戶成功案例中的一個電費帳單畫面。


  1. 確認計費期間
    取得帳單,確認每次抄表的起始與結束日期。

  2. 分析時間比例
    按比例分配用量:將費用按抄表周期的天數比例分配到不同年度。
    公式:


  3. 選擇碳排放係數
    2023年電力排碳係數 =0.494 kgCO₂e/度
    資料來源:經濟部能源署「112年度電力排碳係數」
    2020臺灣自來水排放係數=0.233 kgCO₂e (2022年公告)
    資料來源:產品碳足跡知識網-臺灣自來水排放係數(2020)

★補充說明:

在記錄公司碳排放管理時,應將「電力間接碳足跡」納入考量。電力間接碳足跡的範圍涵蓋從原料開採、原料運輸、燃料提煉與燃燒、發電營運、電網輸配,到用戶插座使用及發電營運廢棄物的清除處理,並包含電網線損。然而,該數值不區分售電用戶類型(如電燈用電或電力用電)。根據2023年公告,2021年的電力間接碳排放係數為 0.0973 kgCO₂e/度。
資料來源:經濟部產業發展署-溫室氣體盤查方法與解析-P106


範例


水費以及電費的跨年度算法是一致的,我們以電費單為例,從上面電費單可以得知,計費期間以及度數:


確認計費期間:

首先,先確認計費期間:111/12/28-112/02/01,發現有跨年度的問題(如上圖紅色框起來部分),我們把它拆分為:
111年度有:4天 (12/28、12/29、12/30、12/31)

112年度有:32天(1/1~1/31、2/1)

總共36


確認使用度數:

再來,我們來看使用度數,如上圖綠色框起來部分
使用度數為:560(520+40)

我們依比例計算:

111年度的使用度數為:560*4/36=62.2222

112年度的使用度數為:560*32/36=497.7778


總結

因此,若要計算公司111年度的電費使用量,使用度數約為62度;若要計算112年度的電費使用量,使用度數約為498度,最後要計算時,記得將度數單位轉換成「千度」!
另外,若要計算水費的跨年度使用度數方法一樣,大家可以自己嘗試看看!

水費跨年度計算方式如下圖:


結論:

水費與電費的跨年度碳排放計算雖是小環節,卻對整體碳盤查有深遠影響。元植永續小教室陪您從細微處著手,一步步完成永續目標!


資料來源

1.經濟部產業發展署:溫室氣體盤查方法與解析

2.產品碳足跡資訊網


這篇文章闡述【元植管顧】針對水費以及電費跨年度的碳排放量的計算方法,歡迎大家踴躍分享您的觀點與想法,讓我們一起進行討論與交流!💡🔥💬


登入 發表評論
元植永續小教室 Vol.4|碳盤查報告書:掌握數據位數的關鍵技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