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植永續小教室 Vol.4|碳盤查報告書:掌握數據位數的關鍵技巧

數據的精準性不僅影響報告的專業性,

更是符合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規範的必要條件

   

隨著台灣政府在環境與能源政策上的持續升級,包括環保署升格為「環境部」能源局升格為「能源署」,碳盤查作業的準確性與合規性變得更加重要。

本篇文章將解析如何正確填寫國家溫室氣體登錄平台中的活動數據、排放係數與排放量,並分享小數點位數的注意事項,協助企業與單位提高碳盤查的精準度。

系統小數點位數規範的概述


以下為常見的數據填寫項目及其小數點後位數

  • 引用檔案中的內容,例如活動數據需填寫至小數點後4位、排放係數至10位,排放當量計算至4位等。
  • 使用表格或簡要清單展示規範,方便讀者快速理解。

數據類型

填寫位數

顯示位數

活動數據

4位

4位

排放係數

10位

10位

單一排放源當量

4位

4位

全場溫室氣體總量

3位

3位


正確計算排放量的步驟


單一排放源排放量計算:

  1. 活動數據(小數點後4位) × 排放係數(小數點後10位),結果需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4位。
  2. 單一排放源當量計算:
    排放量(小數點後4位) × GWP,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4位。
  3. 總排放當量:
    所有單一排放源當量相加,最終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3位。



注意事項及實用技巧


以下為元植管顧在實務操作中的建議與分享


  • 使用國家登錄平台時,如何避免四捨五入帶來的數據不一致。
  • 確保原始數據來源的準確性,避免後續計算出現偏差。
  • 充分利用平台的自動計算功能,檢查輸入數據是否符合位數規範。


範例:「在操作中,若活動數據不足4位,系統會自動補零。建議事先確認來源數據是否完整,避免因填寫錯誤影響最終統計。」


資料來源

  1. 溫室氣體排放量申報制度及作業 Q&A 手冊


這篇文章闡述【元植管顧】針對在碳盤查中碳盤查報告書:掌握數據位數的關鍵技巧的整理,歡迎大家踴躍分享您的觀點與想法,讓我們一起進行討論與交流!💡🔥💬


登入 發表評論
元植永續小教室 Vol.3|溫室氣體盤查:乙炔、氧氣與氬氣的正確處理方式